我國中時的記憶,
除了準備一堆小考、大考,並且傻呼呼地煩惱高中該去念哪裡之外,
我永遠不會忘記:
那個撕碎大地,震醒臺灣人美夢的凌晨1點47分。
當時的我,只能哭鬧著躲入神色慌張的父母懷中,
摸黑避難到比較空曠、安全的地方,靜待最長的一夜結束。
對跟我一樣住在中部的人來說,不只是外人看看電視、聽聽廣播,
然後罵幾遍政府無能(建築包商無良)、感傷幾句人命脆弱就能了事的。
我們浴血呆立在屍塊、瓦礫、碎玻璃中,根本已經無語問蒼天了。
對於某些人來說,沒了家、也沒有親人了,
能活下來,已經是一種奢侈,
也是一個需要扛起重建責任的茫茫未來。
即使歲月又快流逝了一輪生肖,
午夜夢迴時,我偶爾還是會被細微的聲響和震動驚醒。
然後鬆了一口氣:「還好只是外面的車子經過。」
十幾年前,我只能懵懵懂懂的隨著學校老師的指令,
跟大家一起低著頭向在臺灣九二一大震之中罹難的同校同學致哀;
十幾年後,當我的朋友在東瀛感受到地牛翻身的震撼,
著急詢問同學狀況的我,才重新明白,
人對天災的無力感,不只是文學性的感嘆,也不是科學性的統計,
而是一種需要累積人生經驗後,才能夠表達出來的悲憫胸懷。
這2天的新聞和網路,有各種正面與負面的訊息。
每個人對於這些訊息的反應也有所不同。
然而不論如何,受災日本人此刻的感受,豈是三言兩語可帶過?
而能夠安穩地坐在電視、電腦前關心災情的我們,
又豈能不負責任地說三道四,甚至幸災樂禍?
何況我們也曾經痛過。
請默哀吧。不只是言語上的。
請在心裡也誠懇地為逝去的生命默哀、為奮鬥的人民祈福。
這樣就夠了。
11.03.1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