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30日 星期六

新竹南園



















我可不是去玩喔!
是支援學校的愛心志工辦理自強活動,哈哈哈!

這個園子是在故聯合報創辦人王惕吾的時代建立的。
據了解,本身就是為了重現王先生自己家鄉的江南庭園景致,
特地使水鄉澤國庭台樓閣重現新竹,作為當時報社員工休閒中心。
聽說英國佘契爾夫人、蘇聯總理戈巴契夫、冰島前總理赫曼森也曾為座上賓,
不過現在一般人也可以入園了。

南園的周圍算廣闊(27公頃,是13個板橋林家花園的大小)
但如此一來就顯得最核心「南樓」非常小巧了。
不過在煙雲靄靄之中,會給人一種恍若隔世的感受。
我走過每一棟建築物的時候,鼻尖似乎還染上一些檜香的餘韻,
可以想像,若是能坐在蘭苑的書室中,佐以青茶、小點,
慢慢翻閱著小品、傳奇
偶爾眺覽窗外,或是緩緩走到長廊橋邊,臨月池觀魚躍
偷得浮生半日閒,逸士之樂不過如此。

平心而論,400左右的門票錢,還是略顯高貴,
或許因為原先設計就不是容納大量遊客的地方,
所以很多設施有方興未艾的感覺(比方洗手間……)
若能視實際需要加以擴建
相信絕對會值回票價的!

更多相關照片,請自行連結網誌左側的「相簿」。

2009年5月24日 星期日

影評02:《黛妃與女皇》

"The Queen"這部片是講1997年的事了。
內容是試圖重組戴安娜與情夫出遊死亡後的英國社會。
直到臺灣上映,又已經過了十年了。
那個時候,記得我還在放國一暑假咧。(資料顯示當時為8/31)

印象很深刻的,只剩下當時電視不斷播出黛安娜照片、事蹟、車禍經過。
至於皇室處理這個突發狀況的方式對錯與否,我那時還太小,沒能立刻思考。
更遑論想到她的婆婆:伊莉莎白二世(Elizabeth II)怎麼去自處和處事。

英國很有趣,它是目前少數保留君主位階的國家(即使實權多在「首相」這邊)
同時它也是目前還沒有成文憲法的國家之一(而是用判例、慣例作為司法判準)
另外,它過去留給海上殖民地的影響,至今還有殘留(血統、語言……)

因此,在黛安娜身後會出現種種微妙的變化,是早就可以預期的。
目前,許多研究者把黛安娜與查理王子的婚姻視為她悲劇性結局的開始,
認為她追求自由(包括愛情),喜愛時與平民接觸的個性,
與英國皇室的傳統大相逕庭,也使得兩人婚姻劃上句點後依然無法善了。
甚至因此間接讓黛妃提早結束生命。

但是,在這時候,我們不禁要考慮,英國皇室本身對於這位「人民的皇后」,
是真的如此缺乏耐心和溝通彈性嗎?

現今英國皇室所屬的溫莎王朝(The House of Windsor)
並非一開始就如此稱呼
而是由較為德國化的姓氏: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
(Sachsen-Coburg und Gotha)
在一戰尾聲(1917),由英王喬治五世親自下詔令改姓

必須要補上以上一小段,是希望讓諸君知道,
基本上,英國皇室的未來,在皇室來說,仍認為應由皇室自己決定。
1953年,伊莉莎白女皇繼位,迄今已登基超過55個年頭,
她再保守,也不可能忽略冷戰及其以後的國際趨勢。
詳見:威廉莎克羅斯(William Shawcross)。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與他的的國家》(台北縣中和市:波西米亞文化,民 94)

因此,將黛妃身後的皇室批評得保守且一無是處,並不合理。
雖然皇室成為英國經濟上的負擔,且不斷有私生活醜聞,
但是藉此進一步將黛妃之死與皇室氣氛的壓迫甚至陰謀劃上等號,
只是一種人情上的推測而已。

這部電影透露了一些女皇依然保留的皇室習慣:
(狩獵、午茶、首相對其的定期國務簡報)
但是更重要的是,顯示了女皇對於皇室、工黨政府、人民、黛妃的某些想法。

我覺得以片子本身來說,最為成功地是能夠將女皇的心路歷程,
合理連結到決策面的轉變。
使得我們可以將黛安娜與女皇間的問題,以「單純的婆媳問題」來看,
而不用只是去刻意套入一般人對於「皇室傳統的壓迫」這種想法。
對於女皇來說,她不見得討厭黛妃擁有一些自己的生活,
但是,她可能會覺得黛妃連生與死都會勾動人民對皇室的態度,
這使得她覺得自己長年維持國際外交平衡的努力,竟然
敵不過自己媳婦因為跟情人出遊而死的後續效應。
當然會毫不保留地對工黨首相表達委屈之意。
何況,女皇自己當初繼位,也是接收了「天擇」的看法
在不完全自願(至少是不被預期)的情況下繼位,
許多的衿持和犧牲,也有不得已的成分。

就我個人來說,黛妃之死直到現在,或許值得人群悼念,
但是若能以「偉大的社會工作者及愛滋病患者的保母」
代替「人民的王妃」來稱呼她,
或許多少會比較符合黛妃自己的期望吧。
我想當初20歲就嫁給大自己一輪的男人的她
本來就不是看中權位,
而是單純以嫁給一個可以託付終身的爸爸型愛人看待的吧。
因此,過度譴責皇室,並不斷強調「王妃」的身份
不就反而否定了黛安娜當初的選擇是出於個人意願嗎?

這部電影剪接了許多當時的新聞畫面,
同時也較為持平地描述皇室與外界的關係,
至少不會變成一部有過多意識型態的「宣教片」。
只是畢竟沒能穿插到比方:女皇親自回憶到跟媳婦的更多互動,
(連女皇對這媳婦的正反看法也不容易全盤從片中瞭解)
是有點可惜,好像女皇真的只關心孫兒一樣?

2009年5月16日 星期六

影評01:《海角七號》

坦白說,這是早就看過的電影。
但是基於這是一部曾經造成奇特現象的國片,
把它當作影評的第一篇未嘗不可。
但各位讀者,
我分類都寫「短評」了
就請饒了我吧!小的學識有限,只能心得分享,不宜長篇大論XD

沒記錯的話,這部片總共在臺擁有逼近五億的票房。
不可否認的是,以一個很單純感性觀點的來看
這部片將我們生活中「希望能做出一件有意義的事」的渴望
明確的具體化,也就是「我也曾有那樣的夢,想要...」
更會有把自己的情緒和潛意識投射到劇中小人物的可能
比方:「我O你X的##!」配合阿嘉的表情和動作
或是茂伯皺著眉說:「X,我國寶咧!」這樣的XD
(代表的「BOT」連發、大大的「愛你愛到不怕死」之歌……等也是)
而當然就更感到貼近現實了!

而另一方面,以格局來說,或許真的因為是必須要寫出的是
專屬於臺灣人數十年的的奮鬥意識(還是無奈?)
而忽略了交代很多感情發展的部分
像是為什麼看對眼的男女主角一定要OOXX
又為什麼一定要讓水蛙V.S機車行老闆娘、
馬拉桑+櫃臺妹隱約的曖昧變成襯托嘉友戀的綠葉
這些支線在不必喧賓奪主的狀態下,依舊可以繼續發展啊。

這部片算是去年(2008)下半年(8/22上映)的賣座片。
據聞是魏德聖導演為了籌措《賽德‧克巴萊》這部原住民大片的資金
先透支了五千萬來拍攝的。
單是以魄力和票房的結果來說,似乎是值得稱許的。
不過似乎並沒辦法直接帶動國片的熱潮。
(可能一開始就與所謂「藝術取向」的其他國片有所市場區隔吧)

後來聽說,片裡那個小女生鍵盤手,(「小麥」楊蕎安飾演的「大大」)
湊巧是我大學同學班上的學生,
所以也曾經一時好奇,問了我同學那小女生在班上的情況
也是很有個性啊!也是導演的小麥爸爸,要求不須讓她寫作業和考卷,
(因為小麥本身是人本森林小學畢業,因此受的教育與我們完全不同)
小麥本身也常常批判我同學的上課方式和內容
(會問說:「為什麼要背注釋」、「為什麼要背成語」之類的)
但對於演戲特別有興趣(不過據說小麥本身不怎麼會彈琴,電影裡是配音的)
感覺上,就是那種不是從事文藝創作,就是以後要出國唸書的樣子。
屬於個性上跟原角有像,但生活背景完全不一樣的。
有八卦嗎?沒八卦我也沒必要刪XD

這部電影播映的時間,似乎也是臺灣社會重整的時期。
又或許說,臺灣重整了六十幾年,狀況還是大同小異。
雖然產業工具、知識水準好像有了變動,
但很多價值觀,根本從未動搖~
雖然很多人對於片中日據時代的相關情節和考證很有意見,
但是如果魏導下部片能夠呈現史詩電影所需的細膩度
或許《海》片的考證缺失正可當作魏導成長的證據。
我覺得,很多人光以「好看」或「不好看」作為這部片的評語
實在是很無聊~因為這部片本來具有許多可供自由心證的內容討論,
確實不可能以全球作為市場,但是對於台灣人來說,這已經夠了。
沒有這部片作一個開頭,根本就不構成熱烈討論國片的潮流。
更進一步來講,把這部片造成的邊際效應,放到臺灣歷史的框架來看,
才可以發現,當代臺灣自我認同的混淆和主流價值的失落,
使得無根且大雜燴式的臺灣人因為這樣的片得到早年回憶的共鳴重現和宣洩。
但是你不能批評那些認為片子不好看的人沒有眼光,
包容和沒有固定的意識標準(可供自由討論)才更是臺灣的核心價值!
所以整體來說,或許本片可以當作很有趣的社會小品電影吧。
至少,可以提供瀕死的國片一個轉變的方向。

2009年5月15日 星期五

興趣

原本我覺得用這個東西當標題有點太囂張了……
但是最近覺得不能不想想這方面的問題。

我是一定不會直接去碰西洋史主題的,
(但當作一種視野的擴展方式卻是很好)
所以一定會從中國史去找題材,
基本上中國史又分為好幾個斷限,

但是我覺得1912A.D之後的歷史
對我來說實在是太現代了,
又或許說,是我覺得畢竟那些事離我們太近了,
研究起來會有很多我並不喜歡的有色眼鏡,綁手綁腳。

而先秦時代的歷史工作對我來說吸引力還沒完全出來,
(我自己不覺得會很擅長偏向地下資料的考據)
所以暫時也不會當作主軸,
又加上我個人比較喜歡詭奇風格的年代……

想來想去,只剩魏晉南北、五代十國、元、明代了……
總覺得這些年代,會比較有大量的稗官野史和人物傳記特寫不是沒有原因。
畢竟都是文化衝突的形式轉變非常明顯的年代,
所謂的「奇人異士」才會在大環境的無奈中,
綻發最瑰麗的花朵。
我覺得在歷史的大勢中,找到很有個性的傢伙,
目的不是一定要找出例外來破壞整理出的架構,那叫做「幼稚」。
反倒是在歲月築起的高樓上,增添更多色彩。

其實以上那段並不是從歷史思維決定的,
但是我覺得如果沒有以上那樣的想法轉呀轉
我會慢慢失去研究的動力,
所以現階段也就透露到這邊。

再來會不定期跟大家分享一些故事,呵呵。
當然歡迎讀者的各種特殊要求XD)

2009年5月9日 星期六

兩難

「兩難」這個名詞連英文念起來都很討厭(dilemma)!
但它是我們常常在人生特別是生涯規劃和工作現場很容易遇到的事情!

今天不拿太遙遠的事,就拿我最近遇到的事當例子。
我們輔導室一直以來都有收留結束中輟(高風險)狀態,
剛回學校,正準備慢慢回復到一般學生狀態的孩子。

然而對於一個脫離教室已久的孩子而言,
很難要求他們馬上變成乖寶寶,照表操課,
頂多能呆半節課已經是水準之上,去整天那種叫做奇蹟。

所以輔導室一直以來對孩子們要求的不多:
他們暫時不願回去,並不打緊,讓他們暫時在輔導室活動,
再看看能不能跟導師溝通,讓孩子慢慢回到教室。

但是,在這之中就會有很多灰色的空間。
今天主任去開會的結果轉述給我,讓我深深體會到,
不同的位置,真的會有很不同的觀察角度。

輔導室的立場剛剛已經稍稍提到,
我們不可能求取速效,而是在
「學生願意留在學校」和「學生能夠盡到乖乖在教室上課的義務」之中
求取最大公約數,讓學生圈選他們比較不排斥的課
再鼓勵他們盡量照約定上課,真的不去上課就乖乖呆在輔導室做自己的事。

但在他們導師的想法中,輔導室卻像是提供中輟生一個「避難」的好去處。
因為這些孩子們視一般導師為壞人,把我們當作朋友,
這不僅象徵了對導師領導能力的質疑,同時也把學務管理的責任模糊化了。

坦白說,一個導師講的話很有道理:
「你們輔導室並不是人手相當充足的地方,
這樣折衷的安置方式如果在輔導室老師都去上課或是支援活動的情況下,
學生又在這時間出事,
(按:已有學生在輔導室打架過,
也曾有輔導老師疑似被學生偷錢的情事)
輔導室有辦法全權負責嗎?畢竟導師無法完全即時掌握他們的狀況!」

也有更不客氣的講:
「主任,今天您找人回來我們很感謝,
但並不代表輔導室可以決定怎麼安置他們。
是學生,就應該進教室上課,而不是讓他們整天在輔導室裡玩,
這樣對他們有什麼幫助?其他學生難道不會覺得在輔導室那麼爽,
乾脆大家都去輔導室就好了啊!」

對我來說,我很難評斷誰對誰錯。
因為各有各的立場和擔憂。
直接推他們回教室,他們會有什麼反抗?
又或是持續呆在輔導室,對他們的未來又有何保障?

我覺得我還需要「行事合乎時宜」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