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4日 星期日

影評02:《黛妃與女皇》

"The Queen"這部片是講1997年的事了。
內容是試圖重組戴安娜與情夫出遊死亡後的英國社會。
直到臺灣上映,又已經過了十年了。
那個時候,記得我還在放國一暑假咧。(資料顯示當時為8/31)

印象很深刻的,只剩下當時電視不斷播出黛安娜照片、事蹟、車禍經過。
至於皇室處理這個突發狀況的方式對錯與否,我那時還太小,沒能立刻思考。
更遑論想到她的婆婆:伊莉莎白二世(Elizabeth II)怎麼去自處和處事。

英國很有趣,它是目前少數保留君主位階的國家(即使實權多在「首相」這邊)
同時它也是目前還沒有成文憲法的國家之一(而是用判例、慣例作為司法判準)
另外,它過去留給海上殖民地的影響,至今還有殘留(血統、語言……)

因此,在黛安娜身後會出現種種微妙的變化,是早就可以預期的。
目前,許多研究者把黛安娜與查理王子的婚姻視為她悲劇性結局的開始,
認為她追求自由(包括愛情),喜愛時與平民接觸的個性,
與英國皇室的傳統大相逕庭,也使得兩人婚姻劃上句點後依然無法善了。
甚至因此間接讓黛妃提早結束生命。

但是,在這時候,我們不禁要考慮,英國皇室本身對於這位「人民的皇后」,
是真的如此缺乏耐心和溝通彈性嗎?

現今英國皇室所屬的溫莎王朝(The House of Windsor)
並非一開始就如此稱呼
而是由較為德國化的姓氏: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
(Sachsen-Coburg und Gotha)
在一戰尾聲(1917),由英王喬治五世親自下詔令改姓

必須要補上以上一小段,是希望讓諸君知道,
基本上,英國皇室的未來,在皇室來說,仍認為應由皇室自己決定。
1953年,伊莉莎白女皇繼位,迄今已登基超過55個年頭,
她再保守,也不可能忽略冷戰及其以後的國際趨勢。
詳見:威廉莎克羅斯(William Shawcross)。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與他的的國家》(台北縣中和市:波西米亞文化,民 94)

因此,將黛妃身後的皇室批評得保守且一無是處,並不合理。
雖然皇室成為英國經濟上的負擔,且不斷有私生活醜聞,
但是藉此進一步將黛妃之死與皇室氣氛的壓迫甚至陰謀劃上等號,
只是一種人情上的推測而已。

這部電影透露了一些女皇依然保留的皇室習慣:
(狩獵、午茶、首相對其的定期國務簡報)
但是更重要的是,顯示了女皇對於皇室、工黨政府、人民、黛妃的某些想法。

我覺得以片子本身來說,最為成功地是能夠將女皇的心路歷程,
合理連結到決策面的轉變。
使得我們可以將黛安娜與女皇間的問題,以「單純的婆媳問題」來看,
而不用只是去刻意套入一般人對於「皇室傳統的壓迫」這種想法。
對於女皇來說,她不見得討厭黛妃擁有一些自己的生活,
但是,她可能會覺得黛妃連生與死都會勾動人民對皇室的態度,
這使得她覺得自己長年維持國際外交平衡的努力,竟然
敵不過自己媳婦因為跟情人出遊而死的後續效應。
當然會毫不保留地對工黨首相表達委屈之意。
何況,女皇自己當初繼位,也是接收了「天擇」的看法
在不完全自願(至少是不被預期)的情況下繼位,
許多的衿持和犧牲,也有不得已的成分。

就我個人來說,黛妃之死直到現在,或許值得人群悼念,
但是若能以「偉大的社會工作者及愛滋病患者的保母」
代替「人民的王妃」來稱呼她,
或許多少會比較符合黛妃自己的期望吧。
我想當初20歲就嫁給大自己一輪的男人的她
本來就不是看中權位,
而是單純以嫁給一個可以託付終身的爸爸型愛人看待的吧。
因此,過度譴責皇室,並不斷強調「王妃」的身份
不就反而否定了黛安娜當初的選擇是出於個人意願嗎?

這部電影剪接了許多當時的新聞畫面,
同時也較為持平地描述皇室與外界的關係,
至少不會變成一部有過多意識型態的「宣教片」。
只是畢竟沒能穿插到比方:女皇親自回憶到跟媳婦的更多互動,
(連女皇對這媳婦的正反看法也不容易全盤從片中瞭解)
是有點可惜,好像女皇真的只關心孫兒一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