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說,這是早就看過的電影。
但是基於這是一部曾經造成奇特現象的國片,
把它當作影評的第一篇未嘗不可。
但各位讀者,
我分類都寫「短評」了
就請饒了我吧!小的學識有限,只能心得分享,不宜長篇大論XD
沒記錯的話,這部片總共在臺擁有逼近五億的票房。
不可否認的是,以一個很單純感性觀點的來看
這部片將我們生活中「希望能做出一件有意義的事」的渴望
明確的具體化,也就是「我也曾有那樣的夢,想要...」
更會有把自己的情緒和潛意識投射到劇中小人物的可能
比方:「我O你X的##!」配合阿嘉的表情和動作
或是茂伯皺著眉說:「X,我國寶咧!」這樣的XD
(代表的「BOT」連發、大大的「愛你愛到不怕死」之歌……等也是)
而當然就更感到貼近現實了!
而另一方面,以格局來說,或許真的因為是必須要寫出的是
專屬於臺灣人數十年的的奮鬥意識(還是無奈?)
而忽略了交代很多感情發展的部分
像是為什麼看對眼的男女主角一定要OOXX
又為什麼一定要讓水蛙V.S機車行老闆娘、
馬拉桑+櫃臺妹隱約的曖昧變成襯托嘉友戀的綠葉
這些支線在不必喧賓奪主的狀態下,依舊可以繼續發展啊。
這部片算是去年(2008)下半年(8/22上映)的賣座片。
據聞是魏德聖導演為了籌措《賽德‧克巴萊》這部原住民大片的資金
先透支了五千萬來拍攝的。
單是以魄力和票房的結果來說,似乎是值得稱許的。
不過似乎並沒辦法直接帶動國片的熱潮。
(可能一開始就與所謂「藝術取向」的其他國片有所市場區隔吧)
後來聽說,片裡那個小女生鍵盤手,(「小麥」楊蕎安飾演的「大大」)
湊巧是我大學同學班上的學生,
所以也曾經一時好奇,問了我同學那小女生在班上的情況
也是很有個性啊!也是導演的小麥爸爸,要求不須讓她寫作業和考卷,
(因為小麥本身是人本森林小學畢業,因此受的教育與我們完全不同)
小麥本身也常常批判我同學的上課方式和內容
(會問說:「為什麼要背注釋」、「為什麼要背成語」之類的)
但對於演戲特別有興趣(不過據說小麥本身不怎麼會彈琴,電影裡是配音的)
感覺上,就是那種不是從事文藝創作,就是以後要出國唸書的樣子。
屬於個性上跟原角有像,但生活背景完全不一樣的。
有八卦嗎?沒八卦我也沒必要刪XD
這部電影播映的時間,似乎也是臺灣社會重整的時期。
又或許說,臺灣重整了六十幾年,狀況還是大同小異。
雖然產業工具、知識水準好像有了變動,
但很多價值觀,根本從未動搖~
雖然很多人對於片中日據時代的相關情節和考證很有意見,
但是如果魏導下部片能夠呈現史詩電影所需的細膩度
或許《海》片的考證缺失正可當作魏導成長的證據。
我覺得,很多人光以「好看」或「不好看」作為這部片的評語
實在是很無聊~因為這部片本來具有許多可供自由心證的內容討論,
確實不可能以全球作為市場,但是對於台灣人來說,這已經夠了。
沒有這部片作一個開頭,根本就不構成熱烈討論國片的潮流。
更進一步來講,把這部片造成的邊際效應,放到臺灣歷史的框架來看,
才可以發現,當代臺灣自我認同的混淆和主流價值的失落,
使得無根且大雜燴式的臺灣人因為這樣的片得到早年回憶的共鳴重現和宣洩。
但是你不能批評那些認為片子不好看的人沒有眼光,
包容和沒有固定的意識標準(可供自由討論)才更是臺灣的核心價值!
所以整體來說,或許本片可以當作很有趣的社會小品電影吧。
至少,可以提供瀕死的國片一個轉變的方向。
自我認同的混淆,我覺得這是一個好的問題,
回覆刪除誰可以來定義?!大官?名嘴?學者?
或者這需要刻意地去定義嗎?!
台灣的主流價值是什麼!?
多元、自由、包容!?
前進吧!鄉民之島!XD